历经战火的来凤飞机场

2023/12/27  浏览量:   作者:李明  来源:来凤县老促会

抗战爆发后,湖北省来凤县及其1935年10月修建的来凤飞机场,成为了拱卫国民政府陪都重庆和西南大后方的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也被日本侵略者作为重要的轰炸目标。来凤县人民及其飞机场,经受了战火的考验,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做出了贡献。

机场位置

来凤飞机场位于来凤县城翔凤镇东侧1千米处,东临白羊坡,西靠车家坨,南邻庆凤山(与湖南省龙山县隔酉水河相望),北抵金盆山偏坡岩牌楼。

机场建设

1935年9月,”国民党当局修建来凤机场(计划建成800米正方形),旨在利用飞机来“围剿”贺龙、任弼时、萧克、王震等领导的红二、六军团军和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

1935年10月,征地294公顷,征调湘鄂川边区民工数千人施工。1936年4月,因为经费困难而停工,初步建成长800米、宽150米的机场。此后,来凤县奉命4次扩修机场。

1938年1月,湖北省国民政府通知:“来凤赶修机场长1200公尺(米)、宽300公尺(米)。”4月,国民政府航委会核准,占地322亩,压禾苗115亩。8月31日,征调民工1700人施工,9月27日停工。

1938年11月14日,国民政府航委会拨工程款5000元,并通知来凤,机场扩修未完工程由县政府办理,国民政府航委会32站负责监修。12月12日,第2次扩修开工,春节时停工。

1939年初,国民政府航委会拨工程款5000元,6月开工,第3次扩修机场。

由于屡遭日军飞机轰炸,来凤机场破坏严重,遍地弹坑,国民政府航委会于1939年10月和1941年8月,2次拨款维修来凤机场。1945年5月,征调民工250人,成立机场检修大队,对机场进行保养。

期间,时任中共来凤县委书记、中共来凤中心县委书记田枋宇,在驻来凤国民政府航委会32站站长齐骥良帮助下,他利用来凤机场扩修工程股股长等合法身份作掩护,坚持党的工作,开办生活书店,销售进步书刊,传播革命思想;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积极发展党员,壮大来凤县党的组织,为来凤县党组织恢复和重建,为推动来凤县抗日救亡运动的蓬勃发展,做了大量工作。

1944—1945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下令第4次扩建来凤机场,征地107.13公顷,从鄂湘川黔四省边区征调民工6万余人,由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派所属52工程处主持并招商承建,1945年9月竣工。扩建工程完成土石方4.66万立方米,岩石0.58万立方米。新修机场跑道1条,长2150米,宽100米。

新中国成立后,来凤机场仍为军用机场。1950年,建立航空站,属中南军区管辖,之后民航公司导航站迁至宜昌。1952年,由来凤县人民武装部代管。1954年1月,来凤县气象站迁至机场西侧停机坪;嗣后,又在来凤机场西侧边缘与县气象站相齐一线,修建县拖拉机站、园艺场、糖酒厂、农科所等单位。1957年3月,武汉军区空军司令部与来凤县政府签定《关于利用机场空地进行耕作的协议》,从此,机场除新旧2条跑道外,其余地段作耕地,原有房屋充作公房。1958年,宜(都)来(凤)路(当阳坪至来凤路段,后纳入209国道)建成,公路从机场北端控制线内穿过。自1958年开始,将机场周围草坪,陆续垦植,变为农田。1996年10月,209国道航空路至龙颈颈路段改造结束,国道迁出机场控制线。

2000年8月,来凤县政府与广州军区空军司令部签定《来凤县政府出资整修改造空军来凤机场协议书》,拟按民航3D级规模进行改造,净空按空军一级机场标准控制,满足100座以下小型飞机使用。2001年3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致函湖北省政府,同意由来凤县政府投资按小型运输机和直升飞机使用要求整修改造空军来凤机场,供地方开展民用航空业务使用,产权仍属空军。2002年10月1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和湖北省政府签订整修改造来凤机场实行军民合作协议书。由于建设资金筹措没有到位,机场改造一直未能启动。

日机轰炸

1938年11月以后,湖北省政府西迁恩施,鄂西成为拱卫陪都重庆和西南大后方的屏障,来凤则成为运送湘米、湘棉、川盐等军需物品的交通要道,而且来凤还有1935年10月修建的飞机场,其战略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日军把来凤飞机场和来凤县城作为轰炸目标,频频进行空袭。

从1939年9月至1941年7月,日军出动飞机168架次,13次轰炸来凤县城和飞机场:

1939年9月12日,日机27架由五峰方向于10时25分和12时30分两次窜入来凤上空,在县城东郊飞机场投弹百余枚,炸死1人,伤10余人(估算为10人),炸毁民房3栋,不少农作物被毁,来凤飞机场严重受损。

1939年10月3日下午4时25分日机9架、晚上11时35分日机数架(估算为5架)两次轰炸来凤县城,投爆炸弹70枚,燃烧弹17枚,炸死7人,炸伤5人。共计炸毁、烧毁、震毁房屋188栋。

1939年10月15日11时15分,日机9架次轰炸来凤飞机场,投弹11枚,来凤飞机场再次遭到破坏,附近农作物亦被毁。

1939年12月18日(农历冬月初八),日机64架次分别于上午7时、9时20分和10时零5分,三次空袭来凤县城和飞机场,投爆炸弹390枚,燃烧弹45枚,炸死32人,炸伤27人,共计炸毁、烧毁、震毁房屋370栋。

1940年5月28日下午2时,日机9架次从咸丰方向窜入来凤上空,在飞机场投弹1枚,向东窜去。

1940年6月24日,日机27架次于下午4时,飞经来凤县城,投弹数枚,炸毁民房1栋。

1940年8月9日下午3时,日机1架,由四川方向窜入来凤,盘旋一周,投炸弹5枚,燃烧弹1枚,落于县城北门外的竹坝,炸伤2人。

1941年6月14日下午3时20分,袭川日机8架,回经来凤上空,在县城南门外盐街附近投巨型炸弹1枚,落于稻田中,震毁民房数栋,炸死耕牛1头。

1941年7月30日,日机9架,袭川后回经来凤上空,投炸弹4枚,炸死1人,炸毁房屋3栋。

日机13次轰炸来凤,特别是1939年10月3日和12月18日对来凤县城的轰炸,给来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的损失特别重大,其情景之惨烈,至今不堪回首:

1939年10月3日,日机9架于下午4时25分轰炸来凤县城,当天晚上11时35分,正当人们熟睡之时,日机数架(估算为5架)再次轰炸来凤县城。两次轰炸共投爆炸弹70枚、燃烧弹17枚。全城爆炸声震天动地,火光冲天,满街惨叫之声不绝于耳。防护团消防队紧急出动,分头扑灭大火,抢救遇难群众。这次轰炸造成无辜平民7人死亡、5人受伤,炸毁、震毁房屋78栋,烧毁房屋110栋。这次轰炸投弹最多的是县城正街、南正街、枕头街、孝子坊、城北门等地,县政府及县民教馆、中心小学、合作金库、监狱、县粮仓、区粮仓、商会、菜场、公共体育场等均中弹损毁,受难群众1061人,其中儿童291人。74岁的杨仕林回忆说:当时他家住在县政府附近的枕头街,他家1栋3层木板楼房被燃烧弹击中,11间房屋立刻被火海吞没,化为灰烬。

1939年12月18日,是来凤人民永远也难以忘记的一天。这天,日军出动飞机64架次三次狂炸来凤县城和飞机场。上午7时,日机1架空袭来凤;9时20分,解除警报还不到1个小时,36架日机排成品字形队型,带着震耳的轰鸣声窜入来凤县城上空,对来凤县城和飞机场进行密集地轰炸;10时零5分,当人们还没有完全从惊恐中清醒过来,27架日机再次狂炸来凤县城。这天,日机共投爆炸弹390枚、燃烧弹45枚。江西街、常德街、盐街等繁华街道和房屋均被摧毁,东门湾一带被燃烧弹击中,燃起熊熊大火。县立中心小学所在的圣庙、银行所在的禹王宫或被炸毁、或被震毁,何万祥糕点铺、陈本立药店、贾家米行、彭保和商号等众多商铺化为灰烬刘季玲家的两栋房屋(共14 间),就是在那次被日机炸毁,夷为平地,家中财产损失殆尽。那天日机轮番轰炸,前后长达3小时之久,全城瓦砾遍地,火光冲天,被炸毁、震毁、烧毁的房屋共计370栋房屋,其中炸毁164栋、震毁170栋、烧毁36栋。轰炸造成的人口伤亡也十分惨重,死32人,伤27人,身首异处者有之,断臂少腿者有之,全家殒殁者有之。住在盐街的周相士听到警报后,跑到城外一棵柳树下躲避空袭,结果被炸死,柳树枝桠上挂满了肉丝和衣服布片,肠子都被炸出来了。周相士的外孙林树山说,是他父亲用外公的帽子把肠子一节一节地捡起来,放进外公的肚子里,然后才安葬。屠户王世英的脚跟被炸断了,抬到医院去诊,第三天也不幸身亡。盐街梅家花行的一个“代销”陈东华,四川人,被炸死了,他的一条腿炸飞到隔壁肖道生的楼上去了。住在牛车坪的卖汤圆的湖南桑植人吴永林,一家6口被炸死在倒塌的屋架下面,都身首异处。无家可归的难民2551人,其中儿童886人。当时来凤县政府负责调查日机轰炸来凤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情况的邓保初,在《凭吊日机轰炸后之来凤县城文》中写道:“浩浩乎一片荒城,觅不见人,瓦砾遍地,狼烟熏芜,天日暗淡,满街血腥。房舍寥落,寂若晨星,燕雀失所,鸡犬无存……全家殒殁人无声兮城寂寂,市逢集兮无人来,楼树烬兮委荒草,店铺摧兮长碧苔……”满腔悲愤地控诉了日本侵略者的滔天罪行。

来凤机场是日机轰炸的重点目标。1939年9月至1941年7月,日军出动飞机5次对来凤机场进行狂轰滥炸。由于屡遭轰炸,飞机场破坏严重,遍地弹坑,国民政府航委会于1939年和1941年两次拨款维修来凤机场,来凤县政府于1939年9月16日下达《紧急命令》说:“本县飞机场前被敌机破坏……征催民夫克日填修完工。因工程巨大,期限迫促,特规定一区派壮丁2000人,二区1500人,三区1000人,实验乡500人,限克日送到开工,不得违误。”而且还规定,“每壮丁10名须自带箩兜8付,锄头2把……民工膳宿之具,行李、稻草由各人自带。”这无疑给饱受苦难的来凤人民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机场使用

抗战时期,机场在军事上非常重要,机场周围建有导航指挥、气象、通讯设施、油库、炸药库以及营房、招待所、医院等。

抗战爆发后,为了确保来凤机场的正常使用和安全,1938年8月,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设空军第32站于来凤机场,有兵力和技术人员约百余人,至1944年,增加到近200人。同时,在来凤机场的周边险要地方,部署驻防部队和警察大队。据档案记载,分别在金盆山驻防高射炮组78人,在灵凤山驻炮兵90人、警察120人,在土堡驻军163人、警察120人,在白羊坡驻军171人,在万家坪驻军140人,在狮栗坪驻迫击炮炮兵187人,在老虎洞驻军94人其中炮兵82人,在半边城设机场警备指挥部,驻防422人。

1945年1月,以史伯统上尉为指挥官的中美混合团驻防来凤(驻地余家沟等)。1946年4月,中美混合团撤离,国民政府航空委员会设空军第32站也随之撤销,此后机场便成为民用航线武汉至重庆的地面导航站和降机场。

新中国成立后,机场无导航设施,临时使用时有简单的气象、通迅设备,可供“运五型”“里二型”“伊尔14型”飞机起降。20世纪70年代,曾经被作为飞播造林的基地。除有四川省涪陵地区和湖南省湘西自治州在从事飞播造林时,供小型飞机在机场起降外,平时则封闭。2000年5月以后无飞机起降。

2005年9月5日,经过上级批准,来凤县占用机场部分跑道,修建城区东环路(209国道绕城路,后更名为凤仪大道)工程开工,该线路北起209国道2078千米+700米处,南至团结桥(横跨酉水河,连接湖北省来凤县和湖南省龙山县),线路总长2.50千米,按1级公路标准建设,极大改善了来凤县城交通条件,缓解了县城道路交通压力。

2005年,来凤机场仍保留面积664300平方米,场内有泥结碎石跑道两条(1760×50×0.3米和720×50×0.2米)及滑行道、联络道、停机坪等附属设施。机场范围界线清楚。

机场看管

2006年至2018年,由于有关部门管理松弛,一些民营企业、个体业主在来凤机场办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和各类企业,或者种植盆景等,机场范围界线模糊。

由于空军来凤机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管辖的军事设施,按照来凤县人民政府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关于共同保护来凤机场的《看管协议书》及上级指示要求,为依法保护军事设施用地,2019年7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来凤县人民政府决定,共同对空军来凤机场实行全面清场,并联合发布《关于对空军来凤机场范围内清场的公告》,主要内容为:来凤机场范围内的违规建(构)筑物自公告发出之日起30日内自行拆除并清运,还原地貌;来凤机场范围内的地上附着物自公告发出之日起30日内自行清除;停止一切非法侵占土地的行为。自公告发布之日起30日内,凡属违法违规建筑的单位或个人必须自行拆除并清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和借口阻碍和延迟清场工作。逾期仍不自行拆除的,中国人民解放军95021部队与来凤县人民政府将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设施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湖北省军事设施保护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强制拆除;涉嫌违法犯罪的,将交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截至目前,清场工作有序推进。

参考资料:

1、湖北省档案馆LS1—4—3721《湖北省境内敌机空袭调查表》民国二十八年九月份、湖北省档案馆LS3—5—5517民国三十六年《来凤县抗战史料·敌机侵袭与轰炸》第13~14页。

2、何宗宪主编《来凤县民国实录》。

3、来凤县档案馆12—1—182第8页《民国二十八年十月五日县长卫仲康给施南施巴警备司令部的电报》。

4、2007年杨仕林的证言材料。

5、2007年刘平聪的证言材料。

6、2007年刘季玲的证言材料。

7、2007年林树山的证言材料。

8、2007年梅宗述的证言材料。

9、湖北省档案馆LS3—5—5517民国三十六年《来凤县抗战史料》第74~75页。

10、来凤县档案馆9—1—132第36~37页民国二十八年九月十六日《来凤县政府紧急命令》。

11、来凤县史志办公室、抗战课题组《日本飞机轰炸来凤惨案的调研报告》。

12、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来凤县人民政府《关于对空军来凤机场范围内清场的公告》。

来凤县老促会 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