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转战长阳

—— 纪念贺龙同志诞辰127周年

2023/06/13  浏览量:   作者: 林爱和 曾爱民  来源:长阳老促会

近年来,长阳老区建设促进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老区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枝柘坪、麻池、资丘等革命老苏区,开展革命遗址调查,征集珍贵档案资料,采集民间革命故事。在枝柘坪,调研组采集到了很多贺龙元帅领导苏区人民建立苏维埃政权、整顿红二军团等主力军队的重要资料。1928年底到1933年,贺龙元帅领导的红四军、红二军团、红三军、湘鄂边独立团、教导第一师、红九师等多支红军部队,多次转战枝柘坪,建立红色政权,开展土地革命斗争,发动青年农民加入红军,与国民党军队和反动团防开展浴血的殊死战斗,创造了诸多可歌可泣的革命业绩和英雄事迹。

红三军军部旧址

红四军驻营枝柘坪

枝柘坪属于鄂西南高山河谷地区,盛产水稻、玉米、大豆、生猪等农作物,南接五峰,西南临近鹤峰、宣恩,西靠巴东、建始,四周高山环绕,枝柘河发源于五峰高山,由南向北流经枝柘坪千亩稻田,在赵家湾注入清江。地理上可攻可守,是一片理想的屯兵驻军地。1929年4月,贺龙率红四军500余人,从湖南石门出发,经五峰渔洋关进入长阳都镇湾,指示长阳必须迅速建立我党领导的统一武装,决定陈寿山为前委代表留在长阳帮助发展和建立武装。同时任命李步云为长阳县游击指挥。红四军到长阳游击7天,先后到都镇湾、麻池、资丘、枝柘坪等地,打击了土豪劣绅,筹措了大量军饷。1929年10月24日,贺龙在得到长阳县委关于红六军失利的消息后,率红四军2000多人,出师鹤峰邬阳关,经过巴东金果坪,进入长阳枝柘坪,然后沿清江东下,先后攻下资丘、都镇湾,直取长阳县城龙舟坪,全县再次为红军所控制(红四军驻扎长阳枝柘坪、麻池等地一个多月)。

1930年3月, 根据中央关于红四军东下与洪湖红六军会师的指示,红四军4000多人由鹤峰出发,出邬阳关,进入长阳枝柘坪。随即,红军直下资丘,进驻西湾、麻池、水竹园一带,在麻池召见了长阳县李小成、李步云等人,传达了红四军东进与红六军会师的决定。指示李步云率200名队员随主力红军东进,部署长阳县委抓紧苏维埃政权建设。当时红四军拟由五峰渔洋关到松滋、公安与红六军主力会合,因探知宜都、渔洋关均有敌重兵把守,前委决定改变东进计划。贺龙亲自带第二路指挥攻下五峰县城,旋转回长阳红渔坪、傅家堰(建国后划属五峰)。部队在红渔坪歼灭了饶孝楼团防,贺龙协助当地组织了一支100余人的游击队,新发展红色地方武装。红四军随即转移到枝柘坪驻营。第一路指挥王炳南率领1000余人在都镇湾、龙潭坪,五峰蒿坪等地游击,后转回清江北岸鸭子口、火烧坪、渔峡口等地打击了地主豪绅的小股武装,开到枝柘坪会合休整,随后,李步云亦率200名战士到达枝柘坪,参加整训。

红四军在枝柘坪休整时间达30余天。军部设紫金台覃后振家。部队在此发动群众,打击土豪,清剿土匪。贺龙亲自在这里建立了枝柘坪乡苏维埃政府,还在王家坝2000多人的成立大会上作动员报告。号召“农民团结起来,组织农民政权,拖枪办赤卫队,打土豪,分田地,除坏蛋,把长阳建成巩固的苏维埃”。从此,在长阳山区诞生了第一个正式的乡苏维埃政府,覃培林担任主席。此后,贺龙又派李步云率部在枝柘坪、大龙坪等地建立了农会赤卫队;发展了一批党员,成立了枝柘坪、鸭儿坪、双古墓党支部:吸收了50多名青年参加红军;还成立了枝柘坪区苏维埃政府.(农民协会)和区游击队。区苏维埃主席兼游击队长覃培林,游击队员30余人。

红四军在此休整时,还组织铁匠在覃先定家,建立了枪械修配所。以军部郑军械师为首,利用留声机废旧发条作钢锯,自作简易台钳(原件存县),修理步枪300多支。3月底,红四军主力移驻鹤峰,四月中旬,部队才全部开走。

红二军团退守湘鄂边

1930年6月,贺龙率红四军从湘鄂边出发,终于在公安县与洪湖红六军会师,按中央指示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贺龙任军团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全军10000多人,5000多条枪。部队还成立了以周逸群同志为书记的红二军团前敌委员会。红二军团成立后,在贺龙同志的正确领导下,主动出击,很快就开辟了襄北根据地,使湘鄂西武装割据的局面进一步扩大,有力配合了以井冈山、大别山为中心的湘赣边、鄂豫皖根据地的革命斗争,最终使湘鄂西成为全国三大革命根据地之一。

1930年8月中旬,党中央派代表邓中夏来到湘鄂西任特委书记、红二军团政委。邓中夏根据当时的中共中央的指示,要求贺龙率领红二军团主力南下,配合红一、三军团进攻湖南省省会长沙。这时,一、三军团已终止进攻长沙,邓坚持进攻湖南常德,遭到国民党的重兵阻击,被迫于12月退至湘鄂边地区,12月初,红二军团又收编了流窜到鹤峰根据地的土匪武装甘占元部,武器弹药得到补充。1931年1月中旬,红二、六军同时进攻石门,在白沙渡与敌军激战,伤亡较重,减员较多,部队被迫又退回鹤峰、五峰地区休整。

1931年2月初,红二军团前委决定“依托五鹤石长,以冲破敌人包围和向外发展”。2月8日,红二军团第二军从鹤峰出发,经五峰牛庄入长阳枝柘坪。2月10日,军长孙德清率军东下。11日清晨,贺龙总指挥率手枪队,踏冰卧雪由五峰城经天池河,出奇不易攻下资丘古镇,击溃伍伯云团防和榔坪梅孝达带来的神兵600余人。贺龙指示“迅速召集市民开会,成立资丘市苏维埃政府”。2月13日,贺龙率二军一部和红五十师大部,配合红六军攻占渔洋关。总指挥贺龙与五十师回师长阳,总指挥部设于资丘刘家祠堂。同时,孙德清与周小康等在都镇湾集红五十师与县、区赤卫队1000余人,于2月16日配合红二军共3000余人,分两路攻下县城龙舟坪,并召开了千余人的群众大会,号召工农群众团结起来,彻底推翻反动封建统治,为建设新长阳而奋斗。

资丘古镇旧照

贺龙在资丘召见了长阳县委和红五十师负责人,肯定了长阳党在一年中的斗争成绩和五十师的战斗功绩。要求县委要尽快把党政军和各群众团体的组织建立好。指示李步云作好长阳东部的防务,阻击敌人反扑。此后,长阳县委党政军组织进行了全面调整,长阳县委、县政府机关迁设麻池,区、乡政权建设和土地改革运动迅速展开。

红二军团枝柘坪整编

2月末,红二军团前委决定集二、六两军共10000余人,在枝柘坪地区进行整训。3月初全部集中,军团总指挥部设覃厚修屋场,部队散驻于30多平方公里地区。

红二军团进入枝柘坪休整时,国民党川军杨铭一个师从恩施来犯。二军团前委书记邓中夏决定贺龙总指挥率一个团去反击敌人。贺龙即令鹤、五、长、建、巴五县的游击队、赤卫队1000余人,由鹤峰县游击大队长吴琛率领,配合红军主力赶到建始战场坝埋伏。杨铭进入红军伏击圈后,贺龙亲自指挥冲锋,敌军大败,红军共俘敌百余人,缴枪400余支。杨部溃军退逃恩施,贺龙率部回师枝柘坪。

枝柘坪整训期间,正是洪湖根据地反“围剿”斗争的最困难时期。湘鄂西特委多次来信,要红二军团立即回援洪湖,粉碎敌人的“围剿”。二军团指战员也普遍要求打回洪湖,援救苏区人民。但邓强调洪湖地形不利,要另创根据地。于是,在整训开始,就在干部中发生了“反对避免作战的右倾投降主义”与“反对冲回洪湖的左倾冒险主义”的论争。直到3月中旬,以王明为首的党中央派出的代表夏曦到达洪湖后,3月21日就以湘鄂西中央分局名义,再次给红二军团来信催促。

邓中夏主持召开了红二军团前委会议和全军党的第次代表大会。会议经过激烈争论后,决定实施开辟荆、当、远地区,进逼宜沙,联系洪湖的“北渡军事计划”;同时,根据中央分局指示;将红二军团改编为红三军,贺龙任军长,邓中夏任政治委员,孙德清任参谋长,柳克明任政治部主任。部队编为七、八两师,七师师长王一鸣,政委李剑如;八师师长许光达,政委王鹤;另以洪湖部队编为第九师。

4月1日,红三军在枝柘坪紫金台召开全军万人大会。邓中夏在会上作了长篇报告,讲述了党中央关于部队改编和部队行动方针等问题。贺龙在会上也讲了话,表示拥护中央决定,执行党代会决议,并宣布了部队改编的干部任命。红二军团进入长阳时,天寒地冻,部队生活十分困难。长阳党政领导在枝柘坪一次筹借大米10万斤。各地打击土豪清算地富的钱粮,大部是按军七民三的分配办法,基本保证了红军主力的供给,使部队渡过了艰苦岁月。大会结束后,贺龙、邓中夏还接见了长阳代表,对长阳苏区人民给部队的支援大加赞扬,勉励加强苏区根据地建设。4月3日,红三军主力全部北上巴归兴地区,踏上了前往洪湖的新征程。

1932年10月下旬,贺龙、关向应率红三军主力与洪湖突围部队在随县会合,离开洪湖根据地,经豫南、到陕西、折回鄂西北,又过川东,进鄂西,于12月下旬在巴东官渡口南渡长江,克巴东县城,然后进入长阳枝柘坪,行程7000余里,史称“七千里长征”。贺龙、夏曦、关向应、王炳南等人走访了部分群众,接见了原枝柘坪区乡政府干部覃后榜、覃培田等人,指示尽快恢复党的组织,把苏维埃旗帜重新树立起来。12月30日,红三军主力急行军进入鹤峰,1933年1月1日攻克鹤峰县城,中央分局在毛坝召开扩大会议,决定以实际行动恢复湘鄂边苏区。

(作者单位:长阳老区建设促进会 曾爱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