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加快绿色崛起 ——英山县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侧记

2023/06/08  浏览量:   作者:胡天堂 肖崇东  来源:英山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英山县文化旅游局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英山,一片“血染红土三尺深”红色土地。

回想过去的烽火岁月,红四方面军从这里西征,红二十五军从这里集结长征,红二十七军在这里组建成立,红二十八军在这里开辟根据地,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与敌军迂回鏖战,拉开了解放战争大转折的序幕。

如今,英山县委、县政府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红色资源的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导,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养分和智慧,以红色精神激发绿色发展动力,举红色牌,走绿色路,在1449平方公里的红土地上打响了一场红+绿+旅融合发展的攻坚战,一个“红色更红、绿色更绿”的新英山正在崛起!

多方发力,让红色文化亮起来

英山是一方红色文化“沃土”,是一座红色资源“富矿”。

英山是著名红色苏区、一类革命老区县,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刘伯承、徐向前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英山留下了光辉足迹。革命战争年代,全县10万儿女参军参战,为红军输送5个团又1个营的兵力,7400多名英雄儿女英勇献身,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革命奇迹,为中国革命胜利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英山红色底蕴极为深厚,红色资源非常丰富。据统计,全县已发现革命遗址遗迹202处,涉及英山在革命历史时期建立的重要组织机构、发生的重大事件、打响的重大战役、开展的重大革命活动、重要革命人物在英山活动及英山重要人物故居旧址等诸多方面,其中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2处、县级18处。

历届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大力弘扬红色文化。自2021年换届以来,英山县更进一步认识到红色文化的丰富和厚重,在县第十五届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把红色资源开发利用作为重要内容,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与绿色产业深度契合、与全域旅游广泛融合,高度站位、科学决策、多措并举,多方发力,传承红色基因,加快绿色崛起。

弘扬红色文化,就要把红色资源收集全、保护好。县老促会坚持念好“红”字经、唱好“促”字戏,始终把保护利用红色资源作为重要使命,在完成《红色英山》丛书、《英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编纂任务后,又组织实施全县红色遗址遗迹调查,收集资料270套(份),已结集出版《英山红色遗址遗迹概览》一书,以图文并茂形式,将200多处红色遗址遗迹的历史、现状及保护利用情况展现在世人面前。“英山县红色地图”完成了初稿设计,正在送审之中。县红色文化研究会选派专家到广州、南昌、金寨等地调查取证,出版《英山的黄埔记忆》、《肃反沉冤录》等研究成果,填补英山红色史料的空白。县文旅局、教育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加强红色文化研究、加大了红色故事发掘、整理、宣传力度,让红色文化进校园、进景区、进企业……,为推进红绿融合发展、赋能老区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弘扬红色文化,就要把红色遗址遗迹修缮好,建设好。近几年来,英山县多方发力、修建并举,县、乡、村一起上,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共推进,不断加大遗址遗迹挖掘保护和开发建设工作力度,打造一批又一批红色阵地。县民政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先后投资1400多万元对县烈士陵园进行改造修缮,全面完善纪念设施。县文物局、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近2年争取资金700多万元对全县22处烈士墓群进行全面修缮。通过广泛的宣传推介,不断激发乡村和企业参与保护利用红色资源热情。铭先文化旅游公司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长征精神体验园、大别山革命文化陈列馆。雷家店镇杨家坊村迁扩建姜镜堂烈士纪念馆,红山镇邵河村新建彭干臣革命历史展览馆,陶家河乡胡家湾村建成牛背脊骨战役陈列馆……。

据统计,全县已建成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村史馆、陈列馆已达30多个,红色文化广场、长廊100多个,红色文化传播氛围日趋浓厚,“红色”引领多推融合发展正在进行中。

因势利导,让红色资源活起来

一处处革命遗址遗迹,就是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一处处纪念设施,就有一个个无比崇高的感人事迹。

红色是英山最靓丽的底色,最厚重的文化、最宝贵的财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制定出台了《关于英山县文旅产业发展规划意见》等文件,借势发力,因势利导,以红色遗址开发和建设为主线,大力发展红色经济,将红色资源转变为“红火产业”。

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是革命老区弘扬老区精神、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雷家店镇蔡家畈村是英山第一个党支部、第一支农民武装、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诞生地,“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该村先后建成了萧伯唐烈士纪念馆、32烈士纪念园、红色旅游接待中心、红色村史馆、红军餐厅等,现已开发红军饭、红军菜、红色购物等项目,武汉、黄石、黄州等地游客慕名而来,纷至沓来,带动旅游经济发展和群众就业,取得良好成效。方家咀乡千斤坪村是鸡鸣河会议所在地,徐向前元帅曾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鸡鸣河会议旧址”亲笔题字。该村整合各类资金4400万元,已建成红四军鸡鸣河会议旧址纪念馆,形成了纪念碑、冲锋号、胜利之火三个标志性建筑,融合九龙岛旅游资源,结合千斤坪蓝莓产业,实现红+绿+旅互动,建成南部水乡生态旅游带精品打卡点,2022年接待游客和参观者达到12万余人。据县文旅局介绍,全县有36个村建设红色美丽村庄,发展红色经济,形成以红绿融合、农旅融合为主要特色,有效推进乡村振兴。

红色引领,延伸链条,多元开发,融合发展。桃花冲风景区以红二十八军纪念馆、红军医院旧址、纪念碑与十里桃花溪、桃花康养小镇、滑雪场等连接,打造红绿融合发展新亮点,成为红绿旅融合热点打卡地。牛背脊骨旅游公司投资800多万元,在红二十五军牛背脊骨战场遗址处建成红二十五军牛背脊骨战斗无名烈士纪念碑、无名烈士墓群、战场遗迹保护标识、红军之家饭店等,年接待游客达5万人次。地处四季花海景区的大别山革命历史文化陈列馆、红军长征精神体验园,2022年接待学习培训党员干部和游客15万余人,红色综合收入680万元,成为红旅融合典范,被省直机关工委列为“省直机关党员培训基地”之一,被中国老促会授予“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示范基地”,成为全省第一家获此殊荣的红色景点。

投资2.58亿元的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英山园区项目,是是英山历史上首个过亿元的重大红色文旅项目。英山园区将展现军长徐海东率领红二十五军转战陶家河,集结北上长征的光辉历史,真实再现红军战斗情景,讲好红军长征故事,深入挖掘长征文化内涵,打造红色旅游景区、红色研学基地、红色教育基地,串联连线全县红色旅游景区景点,成为红色精品线路。随着项目的建成运营,英山红色资源将得到全面激活,红色经济发展将更上层楼,更加辉煌。

传承红色基因,用活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建设红色村庄,打造精品红色旅游线路,推动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乡村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融合发展,英山红色经济生机勃勃,红红火火。

以红促绿,让绿色发展快起来

以史为镜、以史明志,传承红色基因,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转化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强大动力。

赓续红色血脉,加快绿色崛起,这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也是对当下最好的把握,更是对未来最好的作答。县委、县政府坚持走红色引领,绿色发展之路,铸“红色”之魂,塑“绿色”之形,全力争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把英山建设成为大别山最美最靓的绿色生态走廊,让更多的人相约英山,感受森林河涧的神奇,倾听鸟语花开的声音,领略青山绿水的真趣,共赏人生最美的风景。

放大“绿色优势”。英山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全年空气优良天数达到360天以上,被誉为“中国天然氧吧”。近年来,全县大力开展森林生态修复,持续推进绿满英山、森林抚育、封山育林、森林防火、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开展水生态修复,推进东河、西河、南河流域综合治理,不断实现“水清、河畅、岸绿、路美”。

提升“绿色品质”。大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重点加强矿山风化层、建筑扬尘专项治理,严格禁止秸秆焚烧,严禁城乡生产生活污水、废水乱排乱放,加快工业水污染整治。持续推进厕所革命、畜禽养殖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现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持续抓好农业生产“减肥减药”,加强城乡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全面开展“禁塑”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让英山的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

打造“绿色银行”。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禀赋,突出“强茶、扩药、增菜”特色,将“山水资源”变成“绿色银行”,大力发展英山县特色中药材、云雾茶以及茧丝绸产业,实现茶、药、蔬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水平。以“大农业、大文旅、大健康”为发展战略,利用茶叶、中药材、丝绸制品等绿色产业开发旅游产品300多种。全县建成万亩茶叶1处、茶叶公园10处、农耕体验园8处、果蔬采摘园26处、花海、花园2处,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的旅游业态已成为旅游产业主打产品,全县旅游业态不断丰富,旅游经济稳中向好。2023年第一季度游客总数达到30.8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5.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1%和21.8%。

从红色中走来,在绿色中崛起。英山县不断把红色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走出一条以红促绿、红绿辉映、人与

自然共兴共荣的发展之路。赓续血脉,再启新程,未来的英山一定会红色更鲜艳,绿色更迷人。

通联: 湖北省英山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胡天堂

湖北省英山县文化旅游局 肖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