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幕英魂

——萧高蔚烈士的革命故事

2024/04/07  浏览量:   作者:邱承良  来源:通山县老促会

    读罢宋代岳飞满江红》词中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使我想起了萧高蔚烈士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转战鄂东,年仅三十岁便为国捐躯而魂归大幕的英雄故事。
    萧高蔚,湖南邵阳人。1903年出身在一个农民家里,少时读过几年私垫。青年时上过军事学校。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在叶挺领导的独立团任连指导员。1928年7月参加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后,转战湘鄂赣边区,在井冈山黄洋界保卫战中立过战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排长、连长、营长。
    1930年4 月,任红五军第四纵队团参谋长。5月20日攻克江西修水县城后,随军挺进鄂东南。22日到龙燕地区,红五军所部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当时的萧高蔚是二十六、七岁的青年,他身材高大魁梧,善于联系群众,到龙燕地区的第二天就与当地党组织取得了联系,将了解到大(冶)阳(新)通(山)地区的敌我情况与红五纵队的活动区域,及时向彭德怀军长作了汇报。27日,红五军军部移至三溪口,萧高蔚按照军部布署,率部到阳新城西北之沿埠头一带集结。28日晚,率部抵阳新县城,参加攻打阳新县城战斗。29日,红五军与阳新县守敌激战,萧高蔚所部遭到敌军阻击,他亲带突击队多次冲锋,不幸被子弹打中面部,鲜血直流,被支前数护队抢救下来,送往红军医院治疗。不久,转龙港至红军总医院养伤。
    3个月过去,萧高蔚的伤口好了,但脸上留下伤疤不说,说话吐词就没有以前清楚了。这时,在红五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红三军团已离开了鄂东南,萧高蔚被留在红三师七团任参谋长。
    1930年12月,萧高蔚与郭子明、刘振山等人一道组织鄂东南军民参加第一次反“围剿”斗争,他们以红七团为主力,调集大冶、阳新、通山赤卫军、少先队千余人,于1931年 1月13日夜晚袭取阳新城西重镇沿埠头,全歼敌二十六师二旅一个团,击毙敌团长袁邦铨,活抓敌民团团长余召台,俘敌官兵200余人,缴枪400余枝、重机检2挺、迫击炮1门、子弹数千发。这次战斗的胜利,既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解龙港之危,取得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又为鄂东南苏区的发展与红三师的扩建创造了条件。
    1931年2月,红三师(全称为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师)在龙港正式成立,萧高蔚担任该师副师长。在第二、三次反“围剿”战斗中,红三师在鄂东南苏区人民的支持下,先后歼灭通山西坑潭、大畈猪头山、阳新玉岭山、大冶殷祖等地整营、整团敌军,赢得了“坚强苦战”的美誉,萧高蔚参与这些战斗的指挥,立下了功劳。
    是年11月,根据湘鄂赣省军区决定,抽调红三师主力编入红十六军的工作完成后,萧高蔚调任省军区北路指挥部指挥。他在鄂东南特委的领导与支持下,与原红三师政委叶金波一道,以改编时留下460枝枪与不满两个营编制的红八团编成鄂东南警卫师一团,并以此为基础筹建鄂东南红军警卫师。
    1932年春节前后,萧高蔚、叶金波等人走遍鄂东南苏区,在大冶、阳新、咸宁、通山、武宁、瑞昌、鄂城等县苏区内组成8个红军连队,派军事骨干组织训练两个月,编成红军警卫师二、三团。5月,萧高蔚等人根据道委“改编警卫团为红军独立第三师,重新混编集中行动”的指示,以红三师老八团(鄂东南警卫一团)为基础与各地组成的8个连队(警卫二三团)混编为红三师七、八、九3个团,第二次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独立第三师,全师兵力2000余人.萧高蔚代理红三师师长(师长张焘未到职),叶金波任政治委员。5月8日,第二次组建的红三师在龙港开成立大会,萧高蔚在会议上讲话。反复强调红军宗旨,给全体指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32年7月9日,萧高蔚率部与红十六军联合攻打通山县城,他支持与采取了叶金波提出的“逼蛇出洞”的策略,攻通山县南北二门,逼敌军西窜,用野外伏击歼敌两个团,毙敌官兵700余人,缴枪千余枝,战绩得到中央军委的通令嘉奖。
    8月,完成“鄂南一周四捷”后的红三师在张焘、叶金波领导下集中于黄沙休整。萧高蔚返回北路指挥部,作为红军党组织一名代表参加了鄂东南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当选为道委委员。会议期间,他向大会报告了红三师的战斗近况,要求各地作好扩大红军拥护红军工作。会后,他根据党代会的决议,与指挥部政治委员方步舟一道联名签发了《湘鄂赣军区北路指挥部通令》(第1至5号),颁布了《残废战士抗恤条例》等5个文件,反复地强调这些条例的重要性。他还派人到阳新甘露寺等地建立了残废战士医院,选择地处朝阳河畔、气候宜人的环境供残废战土治疗休养。
    9月,对鄂东南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剩”的敌人调集29个团兵力将各县苏区分割,鄂东南道委所在地龙港遭到敌鄂东“剿总”郭妆栋部的重点攻击,萧高蔚综合分析各地的敌我对峙情况,调红三师主力千余人阻敌三十七旅于富水一线,为道委机关撤离龙港向通山境内沙店转移赢得时间。

编辑:许忠祥
10月,萧高蔚根据道委在沙店、高台召开的军政紧急会议精神,一面调红三师主力去咸(宁)通(山)阳(新)苏区,扩大以大幕山为中心的河北(富水河以北)根据地;一面带警卫连夜渡富水,在通山长安区(今属黄沙铺镇)寻找中共通山县委,与县委书记黄玉田商议道委机关北迁的驻地。他和黄玉田一道走遍大幕山的山沟垅岔,把兰田钟家畈、柘坑作为道委机关的所在地。
11月,萧高蔚与红三师主力会合,在阳(新)通(山)边境截歼敌新七旅运输队,缴获大批枪枝弹药,为后来红三师扩展创造了物资条件。
1933年1月,萧高蔚根据道委在兰田召开的扩大会议决定,在北路指挥部下设立了河南、河北两个指挥部,统一领导富水河南龙湖瑞(阳新南部及瑞昌北部)、河北大(冶)阳(新)鄂(城)等地的武装斗争,并在各地苏区内开展拥护红军、扩大红军运动。通过两三月的努力,红三师发展2600余人,恢复3个团的建制,拥有长短枪枝2290枝;河北、赣北(龙武、龙胡瑞等地)、修武崇通、鄂南等地的独立团、游击队扩大1500余人,拥有枪枝1316枝。各地武装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取得一些重大胜利。
3月,萧高蔚参加道委召开的第二次兰田会议,根据省苏维埃政府、省军区的决定,他向道委常委汇报了“将红三师扩建为红十七军”的实施方案。会议准备通过这个方案时,省军区急电调鄂东南红军主力红三师去江西高村集结,参加中央红军第四次反“围剿”。萧高蔚参与研究了个两全之策,将红三师分为两部分,即以红七、九团为主体组成红三师主力师,由方步舟、张焘带领赴江西作战;留下红八团与各地独立团(营)组成红三师预备队,萧高蔚任师长,叶金波任政委,保卫鄂东南苏区的安全。因此扩建红十七军的方案被暂时搁下。红三师预备队对外称红三师。
3月中旬,主力红军入赣后,萧高蔚、叶金波带领红三师转战于富水河南北两岸,时面合兵歼敌时而分散游击,巧外地与敌人周旋。萧高蔚多次率都截敌军粮,毁敌弹药库,给敌人很大威胁。
4月下旬的一天,他率部在黄沙一带活动,侦知敌人一个连将押运一批军用物资由咸宁进入通山的的消息后,迅速组织兵力,与夏沛亨一道带两个连连夜埋伏在敌人必经的黄沙月塘口的两边山梁上。第二天,通过战斗歼灭敌人一个连,缴获大量辎重。正当都队带领着物资转移时,负责后卫的萧高蔚得知从咸宁方面窜来大股敌人,他当机立断,命令夏沛享率部携带物资迅速向山中转移,自己带一个排扼守山口与进攻敌人激战。苦战两个多小时,打退敌人的多次进攻。待夏沛亨完成转移物资任务率部返回增援时,萧高蔚已负重伤,夏沛亨组织力量击溃了敌人,抬着重伤的萧高蔚急送红军医院。不幸的是萧高蔚因流血过多,在途中停止了呼吸。夏沛亨等人含泪将烈士遗体抬到大幕山的郭家山中门郭吊楼。
住在吊楼隔壁的郭裕香,见这位为了革命,远离家乡,几年来,住在他家吊楼,不计较条件艰苦,与已建立了深厚感情的好友牺牲,含泪献出父辈备用的红漆寿木(棺材),将其安葬于本湾后山向阳坡上。
(本文根据《通山英烈传》等资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