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探索革命道路到成为革命领袖

毛泽东在湖北留下许多足迹

2023/12/26  浏览量:   作者:记者 陈倩 赵贝 庞正 王俐燃 摄影 刘中灿 徐早祥 张益游  来源: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

毛泽东畅游长江 湖北省档案馆供图

毛泽东故居

毛泽东同志旧居

2023年12月26日,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湖北武汉,不仅是毛泽东走上革命道路、探索救国真理的重要地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留下足迹最多的地方之一。近日,极目新闻记者在武汉多地现场探访,从多个角度追寻伟人在湖北的足迹。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青年毛泽东在湖北探索革命道路

长江之滨、黄鹤楼下,武昌红巷藏于闹市。毛泽东旧居纪念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等革命旧址和红色场馆,坐落在青砖灰瓦、树影摇曳的小巷里。

12月25日下午2时30分许,极目新闻记者在武昌红巷看到,尽管场馆周一例行闭馆,但仍有不少游客在毛泽东旧居纪念馆前合影。

来自大连的姜先生借着休年假,带妈妈和外婆来武汉游玩。25日下午,他们一行三人来到这条小巷,参观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历史陈列馆。

“出发之前就做了攻略,昨天到武汉,今天专程来这里。”姜先生说,遗憾周一闭馆,未能仔细参观,“行程安排得紧,明天再逛一天就要回家了,如果时间来得及,我们明天再来看看。”

姜先生的外婆72岁,这次跟着孙子一起来参观毛泽东旧居纪念馆,她心情很激动。“我们这一辈人,对毛主席有特别深的感情,他老人家缔造了新中国,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姜先生的外婆告诉极目新闻记者。

湖北、湖南一衣带水。东湖磨山风景区至今保留着一块“离骚碑”,碑文选用毛泽东1914年在湖南第一师范学校读书时手抄的《离骚》全诗摹刻,字体遒劲隽逸,诗书双绝。

湖北省档案馆档案开发利用处副处长吴华介绍,毛泽东对湖北最初的向往,可以追溯到辛亥革命时期。武昌起义爆发不久,正在湖南长沙读中学的毛泽东就准备北上武汉投奔湖北革命军。恰在此时,长沙革命党人举行起义,18岁的毛泽东投笔从戎,成了湖南新军的一名列兵。1918年,毛泽东带领赴法国勤工俭学的湖南籍学生去北京路过湖北,第一次到达武汉。1919年12月8日,26岁的毛泽东作为百人组成的“驱张”(军阀张敬尧)赴京请愿团团长,再度来到武汉,并小住了 10 天,进一步加深了对武汉的认识。此后几年间,毛泽东为寻求中国人民解放道路东奔西走,数次在武汉停留,先后与湖北早期革命者和党组织负责人恽代英、包惠僧、陈潭秋、黄负生等晤面畅谈,建立起湘鄂两省先进知识分子和党组织之间的联系。

1927年对中国革命来说是个极为特殊的年份。在北伐战争节节胜利,湘、鄂、赣等省农村大革命兴起高潮的时候,毛泽东从上海来到大革命的中心武汉。他积极投身于历史的伟大变革,主持创办了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中共五大会议上带头批判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针对当时党内外对农民运动的责难,历经32天深入实地调研,在党组织安排租下的都府堤41号的民宅里,他仅用短短4天就写成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武汉成了毛泽东作为一名卓越军事家的起点,一位成熟的革命家和政治家的摇篮。这一时期,青年毛泽东与爱人杨开慧,爱子毛岸英、毛岸青在武汉度过了最后一段家庭团聚的美好生活。

“八七会议”是毛泽东革命生涯的重大转折点之一。正是在武汉召开的这次会议上,他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著名论断,强调“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指明中国革命走向农村、开展武装斗争的基本方向。

“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毛泽东10年里18次畅游长江

1953年春,毛泽东首次以开国领袖的身份视察南方,湖北武汉是第一站。当时正值新春,他在与街头摊贩交谈时被小孩认了出来。市民们闻讯纷纷赶来,持续高呼“毛主席万岁”。被工作人员护送到江边渡轮上后,他脱帽向群众致意,并高喊“人民万岁”。从这次视察直到1974年,毛泽东差不多每年都来湖北,每次少则几天,多则半年时间。

万里长江从武汉穿城而过。从1956年到1966年,毛泽东曾在湖北18次畅游长江,最后一次已是73岁高龄。他在1956年首次畅游长江后,填写了脍炙人口的《水调歌头·游泳》,“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湖北这块热土上,从城市到农村,从机关到学校,都留下了他伟岸的身影与坚实的足迹,给荆楚儿女以极大的鼓舞和无穷的力量。

湖北是“千湖之省”,万里长江由西向东横贯全省,水利水电资源十分丰富,水患问题也十分突出。毛泽东极其关注湖北的水患问题和水利、水电建设。他批准实施荆江分洪工程,并亲笔题词:“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争取荆江分洪工程的胜利。”武汉人民战胜1954年特大洪水后,他又欣然题词:“庆贺武汉人民战胜了1954年的洪水,还要准备战胜以后可能发生的同样严重的洪水。”1953年第一次乘坐“长江”舰视察长江时,毛泽东就提出兴建南水北调工程和三峡工程的设想,1956年第一次畅游长江后,又描绘出“高峡出平湖”的宏伟蓝图。1958年和1970年,他先后批准兴建三峡工程的预备工程——丹江口和葛洲坝两大水利枢纽工程。

2006年,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大坝全线建成。2014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现通水,一库清水永续北送,毛泽东的规划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