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一贯爱沃土 ——记孝感市老促会监事、孝南区老促会副会长邬初一

2023/10/03  浏览量:   作者:万清平 丁中秋  来源:孝感市孝南区老促会

初秋的湖北浩浩农林科技有限公司,一排排整齐有序的葡萄架、鲜梨种植园、赤松茸培育大棚,在金黄耀眼的栾树花掩映中,更加充满诱人的甜香;池塘里鲜美肥硕的鲈鱼不时跃出水面,与生性活泼的白鹅、麻鸭、土鸡构成一幅祥和丰盈的田园画卷。谁能想到,仅仅7年前,这块丰收的沃土还是一片荒野。

“我是农民,让大地披上五彩霞衣,结出丰硕的果实,这就是我的梦想。”现年60岁的湖北浩浩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创建人邬初一充满深情地说,“走南闯北40余年,总是眷恋着这片土地。”

深情系沃土

“那一年,看到满目荒芜的原野,我的心在颤抖。”早就听说有这么一位饱含乡土情怀的“种田达人”,见到邬初一时,这位身高1.80米的汉子,眼中闪着晶莹的泪光,第一句话就袒露心扉。

邬初一是孝感市高新技术开发区五龙社区人,自小与祖祖辈辈生息的土地结缘。1981年,他高中一毕业,就回到村里,与社员们一道起早贪黑在田间劳作。为了把土地培肥养优,他与乡亲们一起到30公里以外的武汉市东西湖区径河农场用义务插秧的方式给村里换回一车车青草,作为改良土壤、增强地力的有机肥料。人累瘦了,地盘肥了,年轻的邬初一觉得非常值得。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古老的乡村,邬初一跃跃欲试,他像一只故土哺育成熟的雏鹰,展翅高飞。那些年,他凭借吃苦耐劳的品质,聪明能干的素质,敢做敢为的担当,当学徒、做木工,一步步成长为小有名气的“包工头”。从1984年开始,他在新疆乌鲁木齐经历了10年的打工生涯。这10年,他始终保持着淳朴的乡土本色,诚信不欺、坦诚创业、精益求精。带领着来自家乡毛陈、新铺、三汊等地50人左右的施工团队,参与完成了新疆自治区庆祝建区30周年政府大楼等20多处重大工程,他所承接实施的乌鲁木齐铁路局工人文化宫装饰建筑工程荣获国家铁道部“全优工程奖”。在乌鲁木齐,提起湖北邬初一,业内人士无不交口称赞,“初一初一,质量第一,亚克西!”

1995年,上海浦东开发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刚回到家乡准备大干一场的邬初一,又被进军的号角催向浦东开发的战场。“再见了,故土,我一定要回来的。”离开家乡的那天上午,邬初一特地走进田野,深吸着饱含泥土芬芳的空气,恋恋不舍。挥挥手,他奔向上海。这一去,创业与梦想,迸发出绚丽的火花。他辗转上海、浙江、江苏,创业旅途中,仍不忘如何发展现代农业,留意先进的种养殖模式。

2015年秋,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邬初一事业发展的轨迹。时任新铺镇六角地村党支部书记的好友张青松盛情邀请他到家中做客。喜爱田野的邬初一漫步庄稼地头,眼前的景象令他心绪难安、阵阵震颤。满眼大面积高高低低、凌乱荒芜、泥泞沼泽的田野,长满一人多高的杂草野树,好久没人来过,令人揪心。“要不,你来整治一下?”好友张青松试探性地发问,眼中满是无奈和渴求。“好,我试试!”邬初一诚恳的点点头。“真的?”“一言为定!”两只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纵情爱沃土

2016年,又是一个春天。孝南区六角地村荒芜的田野重新沸腾起来。百草湖畔,这处红色革命老区,翻开新的一页。

邬初一心中的蓝图徐徐展开。他以每亩施工费用200多元的高价从武汉市东西湖区请来6台整地机械,向荒芜的田野宣战。没有路,曾经在这种植的农户每当水稻收割季节,只能每天上午挑一担草头(即稻杆)往回走,下午才能再挑一担回去,遇到阴雨天气,不得不放弃收割。邬初一指挥机械在近2米深的杂草丛整地、修路。没有水,方圆2公里连一条像样的水渠都没有,他在内行的指导、孝感市老促会的帮助下开沟渠,挖水塘;像愚公移山一样,邬初一双手结满了老茧。2016年,开发整治荒地300多亩,到2017年,完成整治1100多亩,涉及周边4个村800多户。“大家听我的,我听大家的。”邬初一说,“把这些碎片地集中起来,既解决一家一户土地少难耕种的问题,又为大伙提供了稳定的土地流转收入和打工岗位。”

“按现代农业布局,用市场理念经营,这样才能把小农业做成大产业。”以研究果茶著名的湖北省农科院果茶研究所研究员伍涛说,“邬初一模式值得推广。”

凭着对土地的深情和敬畏,邬初一率先走出了一条农业发展的创新之路。他对生产基地进行科学规划布局,按地形地貌构建林果、种植、养殖、观光休闲、科学研究“五大”层次;按生态原理形成旱季、水生、轮作、旅游、混合“五大”空间;按市场原理培育应时、适景、期货、网易、淘宝“五大”业态;演化成由400亩水产、300亩水稻、200亩林果、100亩菌类、100亩蔬菜等组成的田园综合体。发展成泥鳅、鲈鱼养殖、水果采摘、特种食用菌培育、绿色蔬菜种植、黄毛粘有机稻米生产、观光旅游等混合型特色农庄。

2017年,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打得邬初一措手不及。这一年,400多亩泥鳅养殖初具规模,望着一条条长得膘肥体壮的泥鳅,邬初一与他的伙伴们喜在心头,正当他准备将成功经验传授给乡亲们的时候,一场大雪骤然而至,400亩泥鳅基地棚倒网破,很快20多万斤泥鳅损失殆尽,300多万元投资打了水漂。面对沉重的打击,邬初一有些郁郁寡欢,亲朋好友纷纷劝他尽早收手。“家财万贯,活口不算;没看见谁搞农业发了财的。”一直担心他身体的妻子投了“反对票”,儿子对他的产业发展投出“弃权票”,更多的是疑惑的眼光。“现代农业我才刚刚起步,不搞出个子丑寅卯,让乡亲们看到希望,我绝不收手。”邬初一那股不服输的劲头上来了,“我邬初一就是要一贯到底。”凭着这道气势,就像昔日百草湖的革命先辈那样,他一往无前。

邬初一更加重视科技,倾心研究市场。他对现有产业布局进行调整。2020年他与孝感市农科院合作进行鲈鱼苗孵化繁育。经过几次失败,终于破解了内陆冈地鲈鱼苗繁育的科技密码,成活率高达95%以上,告别了孝感区域长期依靠江浙等南方供苗的历史,成为华中地区鲈鱼苗繁育基地,仅鲈鱼苗销售量每年就达200多万尾。他还推出购苗户7天内鲈鱼苗损耗多少赔多少的承诺,把利益让给群众,风险留给自己。

为走出一条果蔬种植与农旅融合发展之路,他对梨园、葡萄园进行科技革命,主打天然有机品牌。为确保水果品质,他拒绝化肥,不打超标农药,在果园采取深沟、窄厢、滴水、诱蛾、控温“五大”技术措施,每年花大量资金购买猪、牛、羊粪和玉米、水稻秸秆,进行沟厢覆埋,充分利用有机肥。同时,在梨园推行双肩顺延棚架式栽培,在葡萄园实行有机质套袋培育,孕育出宜人采摘、通透观赏、风味独特、色泽迷人的新模式、新品味,受到湖北省果茶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以及游客、经销商的青睐。邬初一和他的“荆天牌”系列商标享誉市场。

“四月桑葚紫,六月蓝莓熟,七月葡萄甜如蜜,八月、九月梨飘香,十月金果正上市,十二月草莓雪里红。”提起他的果蔬,邬初一如数家珍,脆冠、鄂梨2号,夏黑、阳光、甬优1号等梨子、葡萄名优品牌在这里成为当家“花旦”。现在浩浩农林科技公司不仅是省市区和浙江、河南、黄冈等地科研基地,更是一座四季有果、处处飘香的花果园。

倾情美沃土

“广袤的土地需要广大的农民共同耕耘,走共同富裕之路才能实现共同缔造的目标。”邬初一有这样一种情结,“过去老区的前辈闹革命流血牺牲,为的是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新时代,我们宁可多流汗,少获利,也要推进共同富裕。”邬初一朝着这个目标,义无反顾地走在前列。2017年以来,邬初一累计投资4000多万元完成30多万立方米沟塘修造,兴建公路10多公里,开挖塘堰9座,每年向百草湖村、星火村等村提供扶持资金近10万元,土地流转资金50多万元,让闭塞的农村打通了与外部联系的渠道,“躺平”的村民重新站了起来。在他的示范引领下,周边涌现出各类特色农庄17个,其中在省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农旅融合产业基地4个,1万多亩一度荒寂的土地重新红火起来,3000多名农民找到了生财致富之路。百草湖等名不见经传的村名成为网络热词,闻名遐迩的网红打卡地。

一个偶然的机会,邬初一接触到了赤松茸。这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用菌,富含铁、锌、钙、硒等微量元素,有菌中鹿茸之称。野外,只在云南才有,十分珍稀。国内人工栽培成功的不多。善于挑战难关的邬初一决定大胆一试。于是,他凭着不怕失败的气概,不厌其烦地以微信取经、拜师学习、相互交流的方式,经过10多次的失败,终于在基地把赤松茸培育成功。当湖北省科技特派员、食用菌专家汪志红现场见证后,不由得赞叹,“这是华中地区第一家”。汪教授干脆把他的科研基地放在了浩浩农林科技公司。现在邬初一的食用菌大棚里,赤松茸亩产可达3000多斤,亩平收益达1万多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些年来,邬初一真情帮扶困难群众100多人,每年培训农户800余人次,接待全国各地前来参观考察人士3600余人次。对于赤松茸的栽培技术,这个被外界视为“核心机密”的菌科技,邬初一没有任何保留,对每一个真诚学习的人,他除了发资料,送菌种,还请他们直接进大棚,手把手传授要领。为此他投资10多万元修建了消毒杀菌池,以方便热心人士能够随时进入“核心区”亲眼看、亲耳听,取得“真经”。

村民张福成曾经苦无致富之路。邬初一免费包吃包住、包传授技术,使张福成掌握了赤松茸栽培诀窍,依靠10亩种植基地成为享誉一方的致富能手。像他这样的还有30多位。“邬总不怕别人竞争致富,就担心别人不敢致富。”50岁的百草湖村农业科技致富能手陈华珍说,“每当听说别人从他这里学到技术,赚钱发财了,他就会特别开心。”

初心一贯藏沃土,甘为雨露润乡愁。邬初一,走过风风雨雨,沟沟坎坎,在知农、爱农、助农的乡村振兴大道上,始终信念如一,执着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