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镇老区绿映红

来自大悟县宣化店镇建设鄂北红色旅游第一镇的报道

2024/03/11  浏览量:   作者:罗仁杰  来源:大悟县老区建设促进会

    虽是隆冬季节,可走进大悟县宣化店镇,映入眼帘的却是一派热闹的景象。那一群群青年男女、一队队中小学生着装艳丽,在多功能群众活动场所,排练合唱、读诗习字,活动安排得丰富而紧凑。据镇老促分会负责同志介绍:这是为中央电视台拍摄2024年春节特别节目——《音乐公开课——春节》走进大悟作准备。
    宣化店位于鄂豫两省边陲,地处大悟县东北部,与两省三县九镇相邻,素有“鄂北门户”之称。全镇国土面积265平方公里,辖32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常居人口10余万人。是湖北省重要的省际“口子镇”和重点“中心镇”,是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国家卫生乡镇。该镇区位优越,交通便利。境内108省道和竹竿河穿境而过,悟宣线、宣卡线、三华线等干道均已提档升级,武大高速顺利通车,融入武汉一小时通行圈。
    该镇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罗南第一个党支部在这里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在这里起飞,是中原突围的发生地。从大革命到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这里一直队伍不散、组织不乱、红旗不倒,约5万儿女参加革命,登记在册的烈士有1900人,涌现出了程世才、韩东山、李长如等16位开国将军,留下了周恩来、董必武、李先念、王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战斗史诗和光辉足迹。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下发后,镇党委、政府在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和关怀下,持续做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盘活红色资源,激活农田绿水,走出了红色旅游与绿色产业融合发展的新路,显示出了较多的效应。先后荣获“省级森林城镇”、“湖北省红色文化镇”等殊荣,入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湖北省文旅高质量发展案例”;2020年河西村被中组部、财政部确定为全国200个“红色美丽村庄”示范村之一。严畈、王庄、龙山、张墩、茶坳5个村获评孝感市“和美乡村示范村”,连片打造王庄、土门、茶坳、严畈、河西等“和美乡村”示范带。2023年该镇又获评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镇,严畈、茶坳、王庄3村获评湖北省乡村振兴示范村。
    以红色文化为引领,扎实推进鄂北红色旅游第一镇建设。2020年9月,中组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开展推动红色村组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工作的通知》,把河西村列入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后,镇党委政府精心选址杨湾为建设点,依托河道、渠塘、稻田等自然条件,在保护生态,不占一分耕地的前提下,投资31.3亿元,打造长2.3公里红、绿结合的旅游路,让游客脚踏革命先烈走过的土地,重温红色历史故事。以“承传革命志、重走突围路”为主题,在已建成中原突围景区,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4A级景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各项荣誉的基础上,修复了中原军区政治部、干部学院旧址;建设了新四军大食堂、民俗五坊,安装了有红色文化元素的灯箱、雕塑、村标,打造了一条以突围路、田间栈道为主要路段的红色旅游专线。
    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意见中,镇党委政府深入推动实施“双城驱动”战略,紧扣市委提出的“三个五”(用5年时间,投资50亿元,建设5平方公里功能城镇)要求,围绕“全国解放战争打响地、鄂北红色旅游第一镇”发展定位,突出基层党建、产业振兴、红色教育、美丽村庄、乡村治理“五位一体”,锁定“一年出形象、两年大变样、三年成品牌”的时间节点,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治理,加快把宣化打造成“鄂北红色旅游第一镇”,为大悟县全力争创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县贡献宣化力量。
    目前正加快红色景点景观增点提质扩面,中原红街修旧如旧,年底前完成一期工程建设。中原突围纪念馆正在融入科技元素提档升级,中原军区大会场、首长旧居、中原军区司令部等3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及安防工程已完成,正开展布展工作。按照“修缮一批、保护一批”的思路,已完成颜东山、何耀榜故居修缮工作,同步启动程世才、金绍山等将军故居修缮工作。新立项醉仙楼建设、烈士陵园环境提升工程、中原突围干部学校3个红色项目。同时,环绕镇区打造了红色河西、榜样严畈、荣耀王庄等红色村庄,连点成线,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已经成形。
    以提升城镇功能为引擎,全力打造鄂北红色旅游第一镇。坚持以项目建设为主抓手,强化招商引资,与武汉城建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总投资30亿元,用3年时间实施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旅产业等特色小镇项目65个。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委托武汉城建集团编制完成宣化店镇总体规划,已完成中原红街、学子公园、醉仙楼修缮等3个项目详规编制工作,正在编制竹竿河“一河两岸”绿道、沿河路、中原突围纪念馆提升、烈士陵园环境提升、规划馆等5个项目详规。二是加快项目落地实施,精心策划中原红街、环河绿道、108省道改造升级、中原民宿古镇还建房、县中医医院宣化院区、三级客运站、强弱电入地、公寓精舍旅游民宿、板栗饮料厂等一期重点项目40个,县委、县政府坚持一周一调度,强化节点倒逼、挂图作战、集中攻坚,现场调研督办18次,注重保护争取老宅风貌、建设项目与自然环境整体协调,投入资金23.4.亿元,已建成宣矿线改造升级、河西红色美丽村庄、严畈村综合整治、枣林岗公园、悟芝堂·灵芝康养基地等项目16个。三是大力推进环境综合整治。以基层党建“十全十美”为总抓手,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切实将红色文化中蕴含的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精神风貌转化为拼搏奋斗和为民服务的精神动力。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一起谋事、一起干事、一起成事”。四是讲好革命故事,在传承红色基因中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和美乡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好新乡贤示范带头作用,引导群众共建美好幸福家园。河西村私搭乱建多年来一直是老问题;要提修路种树,村民们都赞成。但要拆村民家的砖和瓦,却不是件容易的事。为了清脏治乱,改善村容村貌,村党支部书记吴成意决定从党员家拆起。村民杨民全年轻时参过军晚年在村子里生活,喜欢在院子里种点花消磨时间。吴成意说明来意后他二话不说主动拆除。
    拆倒一片、清理一片、见效一片。看到杨明全带头自拆,村民也跟着动起来。几个月下来,顺利拆除了镇小老住宿楼、河西大桥“桥头堡”、原宣化二中、原邮政大楼等,108省道、悟宣线等沿线拆除废弃房屋、猪圈、厕所330余处,清理沟渠8公里、塘堰30余处。整治出的公共空间改造成节点公园、停车广场,集村史展示、红色宣讲、观影纳凉、农耕陈列和幸福食堂为一体的多功能群众活动场所。镇区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以绿色生态为底蕴,大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坚持利用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同频共振,提升乡村宜居性和整体风貌。对有红色遗址遗迹的村和区域进行整体规划,融合乡村地理生态、风俗人情等特点,突出红色文化主基调、彰显绿色生态主色调,加快建设河西、严畈、枣林、王庄、茶坳、大堰、杏冲、张墩等一批红色文化名村、和美乡村示范村。将革命遗址和文化工程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每年投入255万元,对全镇城乡垃圾实行市场化清运,基本实现了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城乡垃圾一体化清理转运机制。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接户率达100%。加大“三治”力度,砂石偷盗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对镇域内15公里竹竿河流域开展大规模流域综合治理,沿河打造7公里滨河绿道,竹竿河宣化店段“幸福河流”创建工作最近已成功通过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审核验收。同时,加强文化体育等设施建设,提升红色旅游景点及周边乡村服务设施和内外环境,突出农村厕所革命、污水治理和垃圾处理,不断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以红绿融合为支撑,突出特色,壮大富村富民产业。采取“红色文化+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用足“红绿”两种资源,着力打造景物优美、景观和谐、景点密集的特色景区,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乡村旅游“火”起来、特色产业“强”起来。首先,强化与武汉城建集团合作,大力招引“链主型”企业,全力推进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确保项目能建成、投资有回报、发展可持续。其次,推行“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群众就业300余户,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建成木工坊、篾匠坊、豆酱坊、糍粑米酒坊等共富工坊,建设榜样小火车、鱼鳞坝、竹竿河漂流、沙滩乐园、休闲钓鱼池等游乐设施。沿严畈、河西等村建设特色产业基地3000余亩,打造乡村会客厅、观景台,修建产业观光循环路,建设农旅融合发展田园综合体示范区。今年以来,宣化店镇游客达到93万余人,同比增长21%。三是引导农民以土地、房屋、资金、劳动、技术、产品为纽带参与红色旅游产业发展,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的紧密型合作模式,连片打造以油茶、黄花菜、吊瓜、蜜薯、灵芝等产业基地及竹竿河漂流、乡村会客厅、观光露营地、沙滩游乐园等配套游玩设施组成的万亩田园综合体示范区。下半年以来,米面油加工厂、板栗科创园等一批农业深加工企业相继投产。建成油面坊、刺绣坊、篾匠坊等12个共富工坊,10栋32间杨湾民宿开门迎客。新建河西杨湾、严畈村、板栗厂3个电商直播点,开展电商直播活动106场,33个村寄递物流进村全覆盖,累计带动农特产品销售870多万元。到2025年,建成现代农业产业园3个,共富工坊25家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过10亿元;全镇吸引游客达到200万人以上,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0亿元。
编辑:许忠祥